我与我的村庄

敖傅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夜读小说网 www.xiaoshuoyd.com,最快更新敖傅文集最新章节!

    我对我的村庄怀有一种浓烈的爱,有点像久处幽室的人热烈地爱着太阳。只是太阳的光芒太强烈了,会灼伤人的眼睛,大概没有谁会看自己的情人那样与它久久对视的。村庄于我,感情也过于沉重,我无法直接溶入其中,与它抚掌而欢聚,垂泪而长谈。

    每次与村庄交流,在深深的夜里,一个人光了脚板,在石板或碎沙路上,在泥土田埂上,听庄里人家的欢笑,听田埂下青蛙此起彼伏的长鸣。我喜欢利用我的听觉,去感受村庄,这样我能听到她平静祥和的心跳。

    而在白天,我则喜欢在清早就出发,赶着牛躲进后山。顺便说一句,我认为牛应该是村庄最好的象征物,应该是我们最该敬仰的图腾。它们老实憨厚,默然无语中又怀着一颗随时愿意奉献自己的谦卑的心。它们低着头走路,有路就走,主人一声吆喝,它们就知道自己走错了,马上往另一个方向。偶尔有不听话的,硬是要往庄稼里走,拿竹枝狠狠抽它,它也只是惊恐地逃避,从没有要迎头反抗的意思。下次,它不会往那里走了。到了后山,就可以把村庄尽收眼底了,村庄就像一条破旧的船,不知道从哪里漂来,里面住的也是各地逃荒来的人,它停泊在绿色的海洋里。青青的稻田围绕着它,起风时好比波浪舔舐着船沿,而围绕田野的青山,更是波涛汹涌的浪墙。

    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对村庄的爱,我与村庄里的人们很少说话,这使得我对村庄的爱,显得空洞。每次走过村庄,我怕与熟人遇见,特别怕遇到村里的长者,唯一的原因不是我不喜欢他们,而是我怕跟他们寒暄。我的天性和牛一样,喜欢低着头走路。我至今仍不习惯跟人说太多的话。长大后在村庄停留的有限的日子里,我甚至愿意整天呆在家里,要不就看看书,要不就蒙着被子睡觉,要不像就如蝙蝠一样,在黄昏或者深夜,去村庄里走走,美其名曰散步。

    母亲很担忧我这种性格,她不像别的母亲那样,自家的孩子一去外边疯就扯着嗓子喊回来,她鼓励我多去外边玩,甚至还笑我小时候生下来时,是用裤子包起来的,是裤包种。大概这裤包种有点像女人的屁股,总是害羞着怕被别人瞧到吧。

    母亲的人缘还算不错,虽然她有时候也会跟人吵架,但是她的善良和一身正气,赢得很多邻居的尊敬。冬日夜晚里母亲会把煤火烧得旺旺,煮潲煮饭宁愿去外边烧柴火。因为这时候会有邻居串门。在自己家里,我是条自由的鱼,我毫不掩饰我的喜好。挤在灶堂上宽宽的木板长凳上,大家伸着手烤火,一边东南西北,陈谷子烂芝麻的讲白话。如果将来我成了什么大家,我会毫不含糊地告诉我的读者,我的文学启蒙并不是在书本,也不是在学校,而是在灶堂上。

    婶子嫂子们,讲她们男人的事,讲怎么和他们相识,怎么嫁到这个村庄来的,办的是什么嫁妆,怎么举行婚礼的,结婚以后是怎么失望又是怎么觉着幸福的。她们不会顾忌有我在旁边。灶堂顶上的木横梁上,悬着一盏明亮的灯泡,我捧着书本看,眼睛盯着书,耳朵却在倾听她们的故事。我当时就听她们说过:“婚姻真的很有缘分的嫌疑”她们例举很多种可能,她们会嫁到别的地方去,但是她们还是来到这个庄子了。这样大家都觉得很有缘分,大家都在同一节拍停住,同一个节拍拍大腿跺脚笑。

    男人们谈的更是内容丰富,劳累了一年,到了冬天,大家不约而同回到了自己出发的地方。庄里人去外边,给别人做最苦最累的活,淘煤炭,淘黄金,扛麻袋,挑水泥砖石,当保镖他们就像河底的碎沙,哪个低洼的地方需要填充,他们就被流水卷着去;被机器淘出来,凝成社会最底层的基石。他们已经厌倦了愤懑的抱怨,更多的是喜欢吹牛,有点畸形地把自己的伤疤,敞开给别人看,希望在邻居在伙伴的笑声里,受伤的狗般咀嚼田埂上的草药,给自己疗伤。社会上的种种传说和流言,在他们的话里得到证实。这是一部内容真实的野史。但这笑声纯粹吗?是不是像某些文学评论家说的笑中含泪?作为其中的当事者一份子,我认为应该是很纯粹的笑,是真的开心。村民们很知足,许多酸甜苦辣,可以在这暖烘烘的气氛中酿造出属于我们的快乐,单纯毫无杂质的快乐。为什么大家都急于在春节回家,毫不吝啬那水涨船高的车费,大抵就在于此吧。大家都是生活的病人,需要回到这个能妙手回春的医院疗伤。

    冬日夜晚的灶堂上,邻居们东扯西扯,那饭菜就做好了,自家种的粮食和蔬菜,自家杀的猪肉,谁也不要走,都尝一尝。邻居们自然也不客气,品了这家媳妇的手艺,品那家的,但是下次请你去你不答应,他可是要骂你娘的,骂你怎么这么不义气的。

    村民们招待客人,肉是切很大一块的,不像城里人一样,肉剁成了碎沫。喝酒也不像他们那样拿个小小的酒盅,猫一样咪咪地品,而是拿海碗大碗大碗地饮。酒是香醇的米酒,自家酿造的,刚从天锅底流出来,散发着稻谷高粱的味道,散发着汗水与血泪的味道,大家端起来一饮而尽。谁没一口喝干是孬种!于是,醉倒了就搀扶着送到稻草铺上,豪不担忧呕吐物弄脏了地板和床单。村里人不把门关得牢牢实实的,一推开门,主人正在吃饭,想回避,手已经被人拉住了,小孩子在父母的使唤下,早拿来了碗筷,你还要推脱,那孩子就来后面,推板车一样推你的腰,硬要把你推到饭桌上。到城里去的老乡,敲好久门,才有人把厚重的铁门拉开了,里面的人还阴沉着脸,呵斥你怎么不知道按门铃。你的鞋太脏了,他的眼睛盯着印在白瓷砖上的那不谐和的印子,盯得你心里发毛,发颤。你坐好了,明明知道你走了好长的山路出来的,还假装问你吃饭了没,要是没有吃,还有些剩饭。有的甚至掏出手机来,摁了几下喂喂几声,借口外边有事,那意思很明白,你的造访造成了主人的麻烦。城里人要么怕落个不好的名声,要么是根本不在乎一个乡下人的看法的,他们在城里再落魄,也求不到你一个穷光蛋份上。

    也许是我生性不够豪爽,我不够做一个纯正的庄里人。我不但在城里活得郁郁寡欢,在村庄里也活得闷闷不乐。也许我是条神经质的疯狗,碰谁都会用我恶毒的沉默咬几口,我怕我伤了我所爱的庄里人。我的沉默与孤僻,在庄里人看来,那是傲慢与忘本。我躲避着庄里人,怕他们误解我的天生有点斜视的白眼,误解我有点羞怯的性格缺陷,怕母亲回来质问我又没有和哪个长者招呼,骂我是石头狮子。我的口封得严严实实的,里面捂着一肚子的热情,却找不到办法释放出来,是不是哪一天母亲做腌菜时叮嘱我不要打开,而我的神经错乱,把它当作永远的指令了?

    夜深时,我徘徊在我的村庄,我的心灵园地,认真地听,仔细地看。明天,我又要走了,我要把它们装到我的心里去。自己向往着的热爱着的村庄,我却走不到它近旁去,不能得到它的喜爱,我是多么的忧伤。村前静静流淌的小江,那依依的杨柳,那孤独的老旧的独木桥,村后那轮昏黄而温暖的月亮,那连绵的沉默的青山,那村后的石板路,那蓬勃着疯长的水稻,那蜡树下默默喷涌的水井,水井里长长的绿丝,村后那废弃的纸槽茅屋,村庄里熟睡的我爱着的淳朴的人们。都是我无法排遣的爱与痛,都是捆缚我灵魂的结。我要带它们到天涯海角去,带它们去另一个世界去。只是,希望我的村庄,在我就要和你告别的时候,看我一眼,不要放出狗来,朝我不友好地狂吠。

    我与我的村庄,沉默地对视着,月亮在我们头顶上,给我们拍下旧世纪最后一个合影。在新世纪的脚步声里,我听到我的村庄,朝我飞奔而来,我要飞奔着迎上去。